6月19日下午,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学2023级学生在专业教师吴波的带领下,来到腾讯武汉研发中心,开展了一场以“技术赋能传媒,产教融合育人”为主题的实践参观学习活动。

实践参观活动旨在通过企业实地参观,深化学生对媒体融合前沿技术、内容生态及产业需求的理解,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展厅讲解、企业招聘宣讲等环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互联网优秀传媒企业腾讯武汉研发中心的技术生态与行业发展,搭建起从课堂到实践认知的桥梁。


在腾讯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云计算”、“数据中心计算”、“数字文创与内容生态”、“马化腾教学楼数字孪生体”四大主题展厅。在“云计算”展厅中,学生们了解了腾讯强大的基础设施和算力支撑体系,认识到技术对于现代融合新闻生产与分发的核心支撑作用。“数据中心计算”展区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海量用户数据处理能力,并深入理解了腾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这与数据驱动型新闻实践中坚守的伦理准则不谋而合;在“数字文创与内容生态”展厅中,师生们通过游戏、动漫、影视作品与文化相结合的案例,看到了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生动表达,为融合新闻中的跨媒介叙事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参考案例。
令师生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马化腾教学楼数字孪生体”展厅。该展厅通过三维建模与光影渲染技术,1:1还原武汉学院标志性建筑,让师生在虚拟空间中体验“数字校园”的传媒应用场景。新闻2301班徐梦婷同学感叹道,“这不是课本上多媒体叙事、跨平台传播的现实写照!”这也恰恰体现了融合新闻实践中,技术驱动下的沉浸式叙事与多平台联动传播的无限可能。

在企业宣讲的环节,腾讯的谢舒菁经理与胡曼璐经理共同为师生们带来详细的内容分享。现场展示了《学生人才培养全景图》,清晰勾勒出从“岗位应知应会”到“技能提升体系”的完整能力培养路径,为学生们展现了腾讯公司对于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她强调,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腾讯对新媒体人才要求:一是扎实的内容策划能力与叙事能力,能够依据不同平台特性进行创作;二是跨媒介整合与技术应用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可视化、短视频等新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与传播,正如展厅所展示的案例;三是敏锐的数据洞察与用户分析能力,理解用户需求并优化传播效果;四是良好的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元的融合新闻策划。
宣讲紧密结合新媒体行业特性与腾讯核心用人标准,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和素养上具备卓越的沟通表达能力以确保高效的信息传播与协作,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快速迭代,并展现出高度的主动性来带动创意产出和问题解决。
在互动环节,面对学生们密切关注的实习相关内容,腾讯谢经理给出了针对性的实践建议: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结合腾讯企业对新媒体人才的核心能力需求,尽早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规划。她提到,在真实项目中锻炼技能、发现不足,是弥补课堂与产业差距的有效途径。随后针对学生提出的“武汉作为腾讯一个重要发展区域的独特优势与发展定位”问题,她也给予了详细解答。她表示,北上广深聚集了大量高端人才,但从高校应届生资源而言,武汉聚集80余所高校、百万大学生,人才规模更具优势。腾讯往年的招聘数据显示,武汉的应届生占据重要位置。同时,相较于一线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和人才流失率而言,武汉的人才稳定性具备优势。
活动尾声,师生们在腾讯大厅合影留念。此次深入行业的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度交流,不仅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技术驱动下传媒行业的重要变革与发展图景,更通过与企业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深化了对融合新闻实践所需核心能力的认知,明确了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方向。这次活动是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学生们未来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认知和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