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午12:30,美育中心在5207教室召开了新学期教学安排会。此次会议由美育中心主任钱浩老师主持,美育中心全体教师参与了会议,同时,也有幸邀请到了学院副院长陆艳老师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新学期教学工作部署展开,以“五育融通”为总纲,围绕数字教学实践融入、八项能力协同提升及美育社会服务强化等核心议题,系统部署新学期教学工作,为美育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

会议伊始,中心负责人钱浩老师先明确了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核心定位,强调需将“五育融通”理念深度融入美育教学全过程,以“八项能力共同提高”为具体抓手,推动学生审美素养、创新能力、文化传承等综合能力协同发展。他重点指出,数字教学是提升教学效能的关键突破口,要求各课程组主动探索数字技术与艺术教学的融合路径:例如在传统造型语言课程中运用3D建模软件辅助传统绘画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空间构图;同时搭建线上艺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课程视频、名家教学案例等内容,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针对美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化,陆院长提出“校内教学+校外实践”双轨推进策略,明确要依托课程教学培育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通过组织“美育进社区”“艺术助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艺术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深化对美育价值的认知,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育人目标。
随后,全体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展开热烈讨论,围绕“五育融通”下的课程优化提出多项具体建议。在数字教学落地层面,张伟老师建议建立“数字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分工开发微课、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资源,定期开展数字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在能力提升方面,教师们一致认为可设计“跨学科主题实践项目”,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在社会服务实践环节,谢敏老师提出可组建学生美育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艺术辅导、文化展演等活动,同时将社会服务表现纳入学生美育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晰了新学期美育教学的实施路径,为“五育融通”理念落地、数字教学深化及社会服务拓展提供了具体方案。下一步,美育中心将细化各项教学举措,推动数字技术与美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实践赋能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让美育在服务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