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我校国际化办学定位,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于2025年3月5日在艺术与传媒学院536-5会议室举行座谈会,本次调研会议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陆艳主持,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顾问卢江滨,副院长张立与国际学院教师代表、融媒体系主任成晓丽、李绚,新闻学专业负责人刘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柯赟及融媒体系国际化课程教师代表参加。

(调研座谈会现场)
会议伊始,国际学院副院长张立就目前学校举行的游学项目、本硕直通车项目及语言课程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对之前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学校各类国际化项目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肯定。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立)
随后融媒体系主任成晓丽就此前融媒体系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尝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融媒体系教师王子唯、张天然、李淑娴分别就其承担的国际化课程,在课程方向与教学模式、内容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增加与国际学院师生交流、拓展校外国际传播见习工作坊等课程优化建议。
新闻学专业负责人刘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柯赟则分别从与本地国际传播机构如武汉国际传播中心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跨国企业新闻宣传或广告等岗位的见习实习岗位、将国际化建设融入更多课程的操作可能性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与经验。


(艺传学院副院长陆艳、融媒体系主任成晓丽在会上交流)
在交流环节,国际学院副院长张立表示,目前国际学院已开设的项目虽然较多,但部分项目学生了解深度不足,希望能够持续加深与学院的沟通交流,使学校的各类项目惠及更多学生,使学生以更加优惠便捷的方式享受到高水平的语言培训与国际化资源。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陆艳亦表示,希望能够在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专业所进行的国际化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国际学院资源与艺传学院其他艺术类专业特点,打造更贴近艺传学科特色与学生实际的国际项目,让更多艺传学子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国际化教育中。国际学院李莹莹副教授也提出,可以考虑扩宽学科赛事通道,增加国际赛事的参与热情,以国际赛事促进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会议最后,国际学院顾问卢江滨总结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依托于学校的国际化项目,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当从课程出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视野强化课程建设,使我们的学生既能够走向国际化,又能够积极迎接国际化的到来。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顾问 卢江滨)
本次会议加深了艺传学院与国际学院的交流与联系,为后续开展国际化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基础,亦为艺传学院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国际化类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