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下午3点至5点,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于学547召开“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论证会”,特邀大千光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箭、武汉市静窗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导演与二级摄像师张靖川两位行业专家参与论证。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陆艳及影制专业全体教师出席会议,共同围绕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展开深度论证,聚焦行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优化等核心议题,为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先,副院长陆艳热烈欢迎了两位企业专家的到来,她表示这次论证会对于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响应行业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视人才的重要一步。她强调,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涵盖最新的数字技术知识,也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的变化和需求。

行业专家王箭从当前影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出发,指出AI辅助制作、沉浸式内容创作等新兴领域亟需复合型人才。他提出当前影视内容生产已从“技术驱动”转向“内容+传播”双轮驱动,当今企业对内容要求逐渐提高,在考虑视频技术性的同时也更多开始需求社会传播性,因此新媒体运营与传播、影视商业策划等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张靖川专家则强调课程逻辑需分层递进,提出“大一夯实摄影基础与视听语言,大二强化导演思维与剪辑技术,大三引入专业项目实训,大四对接行业需求”的分阶段培养思路,同时提议大力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活动,邀请一线从业者定期进入课堂,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敏锐性。


老师们一致认为面对影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引领,重构课程体系,培养兼具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多参与项目实践、竞赛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探讨课程衔接与能力培养路径,针对部分专业课存在内容重叠现象,建议将“影视灯光”与“影视摄像”的进行整合,并引入“阶梯式课程群”设计,以项目驱动串联理论课与实践课,形成“学-做-评”闭环。经过两小时多小时论证研讨,与会专家与教师达成多项共识: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为“技术筑基——创作强化——产业对接”三阶段分层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行业认证课程与实战项目。
最后,系主任彭婵娟总结道:“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贯穿教学主线、以创新思维为动力推动课程改革”,构建“产业—教学—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此次论证会通过行业与教育的深度对话,不仅为影制专业建设厘清了路径,更彰显了武汉学院“面向产业、扎根应用”的办学理念,为艺术类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创新范式。据悉,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