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郭雨怀揣着对新闻的热爱,踏入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习新闻学。四年后,他以初试392分的成绩,最终录取第八的排名,成功叩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传研究生的大门。这一程,是民办本科生的倔强突围,也是理想主义者的温柔自证。

郭雨,中共党员,新闻学2101班班长,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曾任网媒2301班朋辈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团学联学习部部长、武汉学院飞扬之声广播台副台长。
备考之路,是郭雨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旅程。他深知,新传领域的理论知识如同一座座高山,需要他一步步攀登。从“沉默的螺旋”到“媒介即讯息”再到“第三人效果”,这些曾经晦涩难懂的术语,在他的反复研读与背诵中,逐渐落地生根。他坚持每日6-8小时的背诵量,搭建起数百页的专题笔记,进行数十次的实务训练。为了攻克英语短板,他每天背诵150个生词,用真题卷反复锻炼阅读思维;面对政治反押题趋势,他从暑假便开始梳理框架,为考试做好准备。学校提供的备考学习资源,成为他追梦路上的坚实后盾。
然而,备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郭雨坦言,“崩溃是备考的隐性课程”。在最艰难的十二月,自我怀疑的潮水一次次涌来,但他在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着一份信念:“我的价值不在于是否跨过人为的分数线,而在于始终保持在大众停止思考的时候进一步思考的勇气和觉悟。”
当得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拟录取通知名单中时,阳光透过窗口斜照在翻开的《新闻学导论》上,那些荧光笔标记的段落仿佛变成了一条发光的河——沉默的螺旋仍在旋转,议程设置永远指向光明处,而他也终于不再是岸边观望的旅人。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梦想的跨越。
在逐梦的道路上,或许会有风雨,或许会有荆棘,但只要跨过去,春天就不会远了。最后,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亲爱的你,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